木材政策对我国木材贸易的影响
木材行业知识 来源:木头云 2018-01-10 · 159 浏览
中国的木材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前列,但中国木材短缺严重,并需要大量进口木材。
进口政策红利不断,质检总局发布了《质检总局关于取消进口木材数量检验要求的公告》(2017年第92号公告),对进口木材的检验项目做出新的规定,取消进口木材产品检验数量,检验检疫部门将不再实施进口木材检验数量,这将进一步加快相关企业通关效率,降低进口企业的成本。
在这些国家的木材政策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木材贸易情况。
最近欧美的木材贸易政策稳步稳定。在今年前三个季度,美国阔叶木产品出口国在中国实现持续增长,以总价值13亿5000万美元,同比增长27.9%。它占美国阔叶木在全球出口份额的50%。
俄罗斯的政策将逐步调整。今年十二月起,将实施俄罗斯远东出口原木配额制度,修订出口关税税率。配额内的出口关税将由25%降至6.5%,配额外的税率将逐步提高到40%,2020至60%,2021至80%。2019。
观察人士认为,这项政策对俄罗斯短期内出口原木价格的影响不大。
同时,国内环保整治,国外俄罗斯卢布升值,导致国内港口俄材到货量减少。并且由于下游市场需求量降低,也导致俄罗斯木材价格的不稳定,其中二连浩特原木价格20-40元/立方米下降,目前二连浩特樟子松原木直径40cm,长度:6m均报1320元/立方米;两25cm,长6m白松直径报1110元/立方米;落叶松直径18cm,长度为4m,报1040元/立方米。
非洲的木材政策比较稳定。物价稳步上涨。一些品种的价格正在迅速上涨。
东南亚木材政策比较复杂。自2016以来,老挝、泰国、柬埔寨等国家已经宣布对中国的木材出口禁令。近日,印度高价收购了东南亚地区的大量菠萝格,导致国内市场供应大幅萎缩,多数商家库存几乎清零。缅甸材供应量小、不稳定,价格高,利润微薄。但东南亚材种大多可用非洲材,俄罗斯的木材代替,所以东南亚的政策波动对中国的木材贸易影响不大。
一句话,“中国一带一路”政策增添活了世界经济的活力,世界各国都非常看好中国的木材行业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,在未来的木材贸易是值得期待的。